冷鏈物流,“高冷”產業站上新風口
來源:上秋制冷
作者:上秋制冷
發布時間:2017-07-04
485次瀏覽
6月25日,全國第一家冷鏈學會——江蘇省冷鏈學會在南京成立,會員企業包含韓威制冷、海爾集團物流板塊、日日順物流、中鐵物流集團、鎮江飛馳汽車集團等相關物流企業,是一個集產、學、研于一體的專業行業學會。前不久,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部署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以保障生鮮農產品和食品消費安全。冷鏈物流堪稱物流界的“珠穆朗瑪峰地帶”,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加大監管力度,城鎮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高,生鮮品的需求不斷提升,
冷鏈物流的重要性凸顯。
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下,冷鏈物流產業蘊含機遇,冷鏈物流需求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五年,冷鏈物流市場將以20%以上的年復合增速發展,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700億元。毫無疑問,冷鏈物流正在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門產業。
需求激增將冷鏈物流推向風口
市場需求被激發,是推動冷鏈物流行業攀升至產業風口的主要因素。
記者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了解到,冷鏈物流是生鮮商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因為起步較晚、桎梏太多、投資巨大,國內的冷鏈物流行業整體發展速度緩慢,遠遠落后于國外同行。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在20%上下,而美、日則分別達到90%、98%。我國物流損腐率超過10%,國際水平則在5%上下。
僅僅從國內果蔬冷鏈物流的發展情況就可窺豹一斑。
我國是農業大國,果蔬產業在國內僅次于糧食,其種植面積已占世界果品種植面積的18%,果品年產量占世界果品總產量的13%,蔬菜種植面積占世界蔬菜種植面積的35%,蔬菜年產量占世界蔬菜總產量的40%。
但是如此誘人的“花”并沒能結出可人的“果”。因為國內果蔬產業基礎薄弱,農民組織化程度低,采收設施落后,尤其是果蔬流通環節沒能做好“溫控”,果蔬采后腐損嚴重。據有關部門的估算,國內每年果品腐損近1200萬噸、蔬菜1.3億噸,按每公斤1元計算,經濟損失超過上千億元。而冷鏈物流跟不上也直接導致國內果蔬出口價格因質量問題明顯低于進口價格,使我國在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處于劣勢。
國內的冷庫建設盡管速度非??欤?016年國內冷庫總容量已經超過1億立方米,可存儲近5000萬噸商品,但功能較為單一,與成熟健全市場相比相去甚遠??傮w而言,國內的冷庫缺口依然很大。
差距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機遇。據專門研究和考察全球冷藏食品供應鏈市場的一些美國專家估計,2017年,國內食品年供應量總額大約在6500億美元,到2020年將超過800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在19%??v使僅按綜合冷鏈流通率20%計算,僅食品冷鏈物流一項就會超過萬億元。
此外,生鮮電商的發展也對冷鏈物流行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的數據,2015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60億元,并將在2017年突破1000億元。而在餐飲外賣、食材配送、生鮮社區、超市便利店等領域,O2O業務更是發展得如火如荼,這對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持續壯大的經濟發展規模、龐大的市場和對生鮮商品的旺盛需求,勢必會把整個冷鏈物流行業推到風口上。
政策落地催動行業迅猛發展
中國
冷鏈物流行業之所以發展如此迅猛,離不開政策的推動。
記者為此梳理了近幾年我國出臺的相關政策:
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年-2020年)》。《規劃》指出,要加強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南菜北運”和大宗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運輸等設施設備建設,形成重點品種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發市場等重要節點的冷鏈設施水平,完善冷鏈物流網絡。
2016年6月,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工作通知》,其中,將山東、河南、重慶、寧波、新疆、河北、廣東、四川、青海、寧夏等10個地區列為示范省市,對相關冷鏈項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同年,發改委編制的《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交通物流企業,規劃建設危險品、冷鏈等專業化物流設施設備,完善冷鏈運輸服務規范,實現全程不斷鏈。
此外,國務院出臺的《“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中,也明確鼓勵建設低耗節能型冷庫,切實解決好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配送難題。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透露,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正在制定“十三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不久將出臺。
為什么國家如此重視冷鏈物流?因為它事關食品安全。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相關人士表示,要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保障食品安全,冷鏈物流的發展水平就必須要邁入新的高度。以前人們談論食品安全,往往只關注生產環節以及終端零售,而物流環節常被忽略。
隨著政策的快速落地以及市場需求提升,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智能化、一體化服務等領域,形成多元化的綜合型配送系統,未來,從事低溫倉儲、干線運輸以及城市配送等綜合業務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雙重驅動 各地冷鏈物流建設如火如荼
在市場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目前多地冷鏈物流建設開始進入快車道。
記者從剛剛發布的《廣東省冷鏈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了解到,廣東將推動解決冷鏈物流發展“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斷鏈”等問題,構建全輻射、多層級的冷鏈物流網絡。到2020年,全省綜合冷鏈流通率達到25%,冷藏運輸率達到55%,流通環節損耗率下降10%左右;全省冷庫容量達到450萬噸,冷鏈運輸車輛達到15000輛,預冷保鮮比例達到30%;在全省范圍內積極培育和認定冷鏈物流示范園區25個,冷鏈物流示范企業50個。
記者從廣西省商務廳了解到,廣西冷鏈物流設施初具規模,各類冷凍、氣調庫容量約76萬噸,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均建有千噸以上規模冷庫;冷鏈物流網絡初步形成,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南菜北運”專線、沿海海運線路、空運線路等共同組成冷鏈物流線路及較健全的冷鏈物流節點;冷鏈物流比例不斷提高,水產品、肉類、果蔬的冷鏈物流比例分別達到64.3%、25.4%和10.3%。
據介紹,廣西未來三年擬建冷鏈物流項目68個,到2020年全區冷庫總容量將超100萬噸。
“十三五”期,福建省冷鏈物流發展將突出區域特色,重點在福州港、廈門港、湄州灣港、新泉州港等沿海港口以及具備海陸聯運條件的晉江陸地港等,布局建設一批港口低溫物流中轉基地,滿足進出口岸肉類及海鮮、水果等商品中轉、分撥需求。
據悉,江蘇從“高標準小康”要求出發,圍繞江蘇生鮮農產品電商直銷平臺的建設,推進冷鏈物流的標準化、一體化建設。同時,依托沿江沿海港口,重點在南京港、連云港、南通港、鎮江港、太倉港、張家港、大豐港等港口布局一批港口冷鏈物流平臺區。
并且,眾多農業企業、物流企業、零售企業、電商企業也積極進軍冷鏈物流領域。
作為冷鏈運輸行業的領頭羊,順豐快遞在冷鏈運輸方面深耕多年,不僅擁有更為專業的運輸線路,而且憑借著更高時效性收獲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優良口碑。
湖北潛江作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是順豐快遞多年以來的合作伙伴。從2014年起,順豐快遞開始引導潛江當地小龍蝦養殖戶涉及電商行業,幾年來,順豐快遞所運輸的潛江小龍蝦創造了價值上億元的“蝦經濟”。順豐速運鄂西區總經理陳建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小龍蝦銷售旺季期間,順豐以自身快捷、高效的冷鏈服務模式,將價值1500萬元的潛江小龍蝦運送到美國、法國、俄羅斯、韓國等海內外市場,銷往世界各地。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正在發力
冷鏈物流板塊,把冷凍庫、冷鏈物流的車輛和整個體系全部集中起來,成立新希望冷鏈物流公司。新希望還可能將冷鏈業務拆分出來,謀求在A股市場上市。
轉型升級 破解行業發展難題
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冷鏈物流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冷藏保溫車輛約有7萬輛,而美國則達到20多萬輛;我國冷庫總量為2600多萬噸,人均占有冷庫容積只有美國的1/5。
顯然,我國當前的冷庫結構不太合理,導致功能失衡,存在肉類冷庫多果蔬類冷庫少、冷凍庫多保鮮庫少、城市冷庫多農村冷庫少、經營性冷庫多加工類冷庫少、土建式冷庫多裝配式冷庫少、東部冷庫多中西部冷庫少等現象。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指出,中國冷鏈產業基礎設施薄弱,在產地預冷、包裝、加工等方面設施不完善,這些都是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硬傷”。大部分冷鏈企業服務觀念比較落后,同質化競爭嚴重。隨著移動互聯網崛起,冷鏈物流產業蘊含機遇;企業的組織分工和業務模式存在變化空間,要求企業向供應鏈、宅配、零擔、平臺化等多個方向轉型升級。
日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鼓勵通過科技創新推動冷鏈物流發展,并給出了冷鏈物流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即,在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的功能和內涵創新、推動冷鏈物流服務模式創新、推動冷鏈物流產業形態和市場結構創新等方向上努力。
中冷物流總經理李景春在接受采訪時說,“下一個10年,中國冷鏈物流高速發展的機會終于來了”。
李景春認為,整個物流行業正在快速改變,未來3-5年冷鏈物流將迎來高速發展機遇期,冷鏈物流作為物流體系的重要部分,未來在經濟轉型、電商新零售、消費升級等方面會有較大助力作用。
“未來的競爭格局,活得好的企業一定是具備強大
冷鏈物流,甚至是具有深度供應鏈整合能力的企業。”崔忠付說。